如何实现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经济独立,提前退休
本篇内容是九个步骤的第一个步骤,每一篇文章为一个步骤,当前1/9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your money or your life)?
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 你的钱够用吗?
• 你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够多吗?
• 你下班回家时精神饱满吗?
• 你有时间做你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吗?
• 假如被解雇,你会视之为重新开始的机遇吗?
• 你对自己为这个世界所做的贡献满意吗?
• 你是不是没有金钱方面的烦恼?
• 你所从事的工作能体现你的价值吗?
• 你的积蓄够你维持个月的正常生活开支吗?
• 你的人生充实完整吗?各个组成部分——工作、开销、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它们彼此契合吗?
这些问题哪怕有一个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该读读这本书。
个人序言总结:本质上的我们并不是追求金钱本身。
读任何有关金钱的书都只有一个理由:让自己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你追求的东西其实并非金钱——毕竟,你不会愿意付出孤独一生的代价成为亿万富翁,对吗?
关于钱的真相就是:你所遇到的多数难题都不是单靠钱能解决的。事实上,金钱只是快乐、健康人生的附属品。
你一定不想成为孤独一生的亿万富翁,而是想过上无忧无虑的、能创造价值的、自由的生活,并且再也不必为钱而发愁。
普通理财建议都很中立,核心观点是我们的个人价值观不同,我们应从心所愿。比如我喜欢花几百美元吃一顿大餐,而你喜欢开豪华汽车,那都没问题!你可以把钱花在你喜欢的东西上,只要你收支平衡并且努力工作赚钱就行。
可以肯定,读完这本书后,你未来的经济状况也会大大改善。这本书中有涉及理财的部分,但该方法的独特力量在于治本——改变你的个人观念和习惯,而非仅仅治标,也就是你的每月银行流水和信用卡账单。
如果你以前没读过这本书,没经历过这段旅程,那就振作精神,不急不躁,认真读一读。你的整个人生将由此改变。
---- 钱胡子先生
作者承诺读完本书按照步骤执行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你会减少花销,却享有更多人生乐趣。
• 你会攒下超乎自己想象的钱。
• 你会还清债务,并逐渐自然而然地拒绝通过透支方式购买不需要的东西,来取悦你不喜欢的人(套用罗伯特·奎伦的话)。
• 你会有更多时间去做最重要的事。
• 你会对自己有深入的了解。
• 你会泰然自若、开诚布公地谈论财务状况。
• 你会原谅自己过去的败家行为,并养成好的理财习惯。
• 你会为退休攒钱并如愿以偿地攒够了钱退休,也许比你现在所能想象的退休时间要早得多。
• 你会投入生命来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投入所有时间去挣钱。
本书的作用
本书的目标是改变你与金钱的关系、帮助你实现财务自由。解放你最宝贵的资源——时间,让你能追求更多快乐、更多自由和更多人生的意义。
“改变”你与金钱的关系是什么意思呢?它不是指你赚到的钱增加或减少,而是指弄明白多少钱才够让你过上自己喜爱的生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它是指你将不再一心只想着如何挣钱和节省,而是可以进行有意识的选择。这种改变人人都能做到。
我们所说的“财务自由”是什么意思呢?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讲,财务自由的意思就是不必再为了钱而工作。不止如此,本书将带你完成解放自我的过程,首先就是清除你大脑中关于“买东西会让我快乐”或“拥有更多一定会更好”的错误观念。你会看透什么样的想法驱动自己花钱,最终让这些想法消逝无踪。随着你落实计划中的步骤,债务逐渐减少。债务减少,那么你自然而然积累起更多储蓄。你不再因为意外的开销而惊慌失措。储蓄成为一种习惯。你的积蓄增加,再增加。最终,你可以选择是为热爱还是为钱而工作。这就是它对许多人产生作用的方式,也一定会对你产生作用。
当你阅读这本书并执行其中的步骤时,你会发现,你不必再忍气吞声地把醒着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挣钱。单调的朝九晚五或许是社会常态,但你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另辟蹊径,就好比下高速驶入匝道,遵循内心的召唤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如果你不必再为了钱而工作,那你会去做什么?你也许眼下还不知道,但只要按照本书中建议的步骤去做,你就会清晰、明确、自信地认定:等着你去探寻的梦想终会显现。
正如一位财务自由人士所说:“这其实不是一本关于理财的书,这是一本关于人生的书。”
那些人可以阅读
只要是在挣钱或花钱的人,都能运用本计划,不是让人人都发财,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搞清楚,自己拥有多少钱才算“足够”。它能帮你改变你与金钱的关系。
“拥有更多”是一个欲望的无底洞。无论你现在有多少钱,若一心想着“更多就会更好”,你就会以不断获取为头等大事。想给“足够”下定义,需要你扪心自问一些至关重要的相关问题:
• 什么让你感到幸福?
• 什么对你最重要?
• 什么价值观是你绝不妥协的?
• 如果你现在有100万美元,你会怎样打发时间?
• 如果舍弃一样东西,会让你更快乐,那会是什么?(不包括人)
• 你会终有一天挣够了钱就退休吗?
• 如果今天有人一笔勾销你所有的债务,你会再让自己亏空吗?原因何在?
诺贝尔奖得主、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对金钱与幸福的研究中发现,超过一定的充足度(目前在美国约为每年7.5万美元)之后,更多的钱买不来更多的幸福。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推广财务自由计划时,曾对参与者进行分析,当我们问大家赚多少钱你才会满意时,不管他们的收入是什么水平,每个人给出的回答都是:比我现在拥有的钱再多50%。在给自己的幸福度从1到5评分时,收入最高的人和收入最低的人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别。
这组数据表明,成功的真正秘诀是与金钱建立自觉、清晰、有主动权的关系,而不是一心要赚到某个“数字”。
现在有几十万人热衷于“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运动,他们跟我所认识的财务自由人士一样,似乎都具备以下两个显著品质:
-
人生目标高于他们当下的有限环境(包括工作)。
-
愿意做出改变,诚实面对一切并坚持不懈。
他们的骨子里信奉三种价值观——节俭、朴素和自足。据此也可以把他们分成三种类型:忍者、极简主义者和自给自足者。
忍者:忍者喜欢钻研数字、优化系统、研读理财博客、权衡各种投资、搜寻免费航班和酒店。可细分为节约达人和存钱超人,前者喜欢讨价还价、收集优惠券、找免费的机会,以最划算的方式做交易,后者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个月的存款余额超过上个月。
极简主义者:这些人是梭罗的追随者,把体验看得重于物品。他们把物品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物质以外的更贵重的东西,如心智、心灵等。
自给自足者:钱不是关键,在物质世界里漫游是全部乐趣所在。盖房子、种地、修修补补、做手工、烹饪、园艺、设计、创造、绘画或发明。与极简主义者不同的是,自给自足者的创意过程会制造出垃圾。他们是自觉的唯物主义者——最大限度地利用点点滴滴的生命。
不必认同其中任何一类,你只要发自内心地想要彻底改变与金钱的关系,以便克服惰性、不断向前,且不可安于现状。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是勇于承担责任、有自知之明和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他们会一步一步地达到目标。
总结: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以及生活方式都会不一样,找寻一种适合自己的即可。
作者收到读者的来信表示:
通过我们收到的成千上万封粉丝来信,我们了解到本计划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 他们终于弄懂有关钱的基本知识。
• 他们还清债务、增加储蓄,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快乐地生活。
• 他们重拾昔日的梦想并设法实现。他们学会区分哪些是必需、哪些是奢求,学会给自己减负。
• 生活支出平均减少25%,而且大多数人感到更快乐了,虽然要放弃一点点收入,但是活得更自由,与伴侣和孩子的关系有所改善。
• 金钱不再是生活中的一个烦恼。
• 因为开销和耗费于工作的时间减少,空闲时间得以增加。
• 不再用购物来解决烦恼。
• 总的来说,他们弥合了金钱与生活之间的裂痕,让人生成为一个圆满的整体。
四个财务思维(FI)
只要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在生活中产生财务思维,包括:财商(FI1)、财务诚信(FI2)、财务自由(FI3)和财务依存(FI4)。
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财商是指能够客观看待金钱。金钱真的能买到幸福吗?真的人人都“需要谋生”吗?如果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我真的能换来安全感吗?
要获得财商,首先要知道你已经挣了多少钱,你有没有做过记录,你的生活中有多少进账和支出。
但这还不够,你还需要知道金钱到底是什么,你的金钱是用什么换来的。
财商的一个看得见的成果是还清债务并在银行存有至少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
财务诚信(Financial Integrity)
要达到财务诚信,就要认清你的收入和支出对社会的影响。你要明白拥有多少金钱和物质能算“足够”,哪些又是纯属多余的杂物。它是指你财务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你的价值观相符。
财务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
财务自由所包含的远不只是拥有稳定可靠的收入,还包括摒弃错误的财务观念,不被债务束缚。摆脱了金钱对你的控制,那就是财务自由。
财务依存(Financial Interdependence)
我们渴望的独立是告别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并不代表要脱离人群和社会。我们最幸福的时刻来自爱和奉献,我们希望把更多的时间投入让生活真正富有意义的事情当中。我们生活在相互依存的社会,彼此扶持,相互给予,携手创造。事实上,在实现财务自由后,大多数人一旦得到充足的休息并完成了一些由来已久的梦想后,会想花时间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第一章 赚钱让你快乐吗? 花钱令你满足吗?
金钱:温柔的陷阱?
“要钱还是要命?”
假如有人拿枪指着你的胸口说出这些话,你会怎么做?我们大多数人会交出钱包。这种威胁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我们爱惜生命甚于爱惜金钱。果真如此吗?
虽然有些人真的很喜欢他们的工作,但没有几个人能发自肺腑地声称自己的职场生活完美无缺。完美无缺的职场生活要有足够多的挑战,让人感到有趣;要有足够多的安适,让人身心惬意;要有足够好的人际关系,让人神清气爽;要有足够多的空间,让人有成就感;要有足够充足的时间,让人能够完成工作;要有足够多的闲暇,让人精神焕发;要有足够多的价值,让人觉得自己不可或缺;要有足够多的乐趣,让人乐在其中;还要有足够多的收入,让人可以付账单……凡此种种。即便是最好的职业也是要拿东西交换的。待到中年,我们发现自己走的是上一辈人的老路。我们踏进了“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是需要做出各种妥协的。尽管口口声声要过上美好生活,可是一天下来疲惫不堪,整个人只想瘫坐到沙发上。
工作让我们的生活一成不变,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争取不虚度此生的想法似乎渐渐消逝。本书将告诉你另一条路径,可以让你活得真实、有成效、有意义,并且拥
有你想要或需要的一切物质。可以兼顾你的身心,让你职场上的自我与家庭中的自我及内心深处的自我融洽协调。可以让你的终日忙碌有所成就,通过“谋生”最终获得更充实的生活。可以让你采取别样的生活态度,在被问到“要钱还是要命”时,你可以高声回答:“两个我都要!”
我们不是在谋生,而是在求死
对工薪阶层的许多人来说,无论他们是热爱工作还是为了谋生而工作,金钱和生活之间其实并无选择可言。为钱而忙是他们醒着时的主要任务,生活不过是填塞了他们微乎其微的剩余时间。
不妨以一个工业化城市里的普通工薪阶层为例。早上6点45分,闹钟响了,这个男人或女人起床。查看一下手机。冲个澡。穿上职业装——有的人是西装,有的人是休闲服,医务人员是白大褂,建筑工人是牛仔裤、T恤衫。如果来得及就吃早餐。抓起保温杯和公文包(或者午餐便当盒)。开动私家车汇入早高峰的车流,或者挤上水泄不通的公共汽车或地铁。从早上9点到傍晚5点(甚至更晚),处理工作;应付老板;对付魔鬼派来跟你过不去的同事;应付供应商;应付当事人、客户、病人;电子邮件堆成山,装作忙得不可开交;刷刷社交媒体推送;掩饰失误;接到不可能如期完成的限期任务时微微一笑;当所谓“重组”或“精简”(直白地说就是裁员)的斧头落到别人头上时松一口气,扛起额外增加的工作量,瞄一眼时钟,昧着良心赞同老板的意见,再次微微一笑。5点了,重新钻进私家车或者挤上公共汽车或地铁。到家,假装对伴侣、孩子或室友充满情感。做饭,发一张晚餐照片到朋友圈,吃饭,看一集喜欢的电视剧。回复最后一封电子邮件,上床,安睡8小时——如果运气好的话。
这叫谋生吗?好好想想吧!你见过几个人在工作日结束时比开始时更生龙活虎?我们“谋生”归来是带着更多活力回家吗?我们是精神抖擞地冲进家门准备与家人和朋友共度良宵吗?我们本该在工作中谋取的生活在哪儿?对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这难道不是更接近“求死”吗?我们难道不是在为了工作而扼杀自己,扼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愉悦与好奇心吗?我们在为了钱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但这个过程很慢很慢,我们几乎毫无察觉。时光流逝的标志唯有苍白的鬓角、渐粗的腰围,还有隐隐约约的进步迹象,如高级办公室、公务车或高层职位。最终,我们或许拥有了想要的全部必需用品、有品位的艺术品乃至奢侈品,但我们已陷入朝九晚五的模式不能自拔。毕竟,如果我们不工作,时间怎么打发呢?我们曾经想通过就业来寻找意义与成就,这个梦想在职场倾轧、殚精竭虑、无聊沉闷和激烈竞争的现实中逐渐消散。小时候的好奇心、大学时代的使命感、我们与挚友彼此爱惜的岁月都被遗忘——全都付诸“那时我们真年轻”的感叹。
有些人热爱自己的职业,觉得自己有所贡献,却又感觉自己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个空间超越朝九晚五的世界: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却又不受限制或制约,而且不用担心被炒鱿鱼,时刻充满成就感。我们有多少次想过或说过“如果可以的话我会这么做,但领导希望按他们的意思办”?我们为了保住饭碗,要牺牲多少梦想?
个人内容:对我来说,我并不喜欢我现在的工作,只是为了生活。但我没得选。我需要钱。但是现在的我,已经被磨灭了儿时的梦想。变得麻木,与其说磨灭,不如说我现在已经忘记了曾经想做什么样的人了。但我可以肯定是,我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我正在找寻自己热爱的事情。这很重要。这也是我在FIRE相关论坛或者群组中看到了FIRE之后,有人会觉得无聊。或者说打发时间等。
工作代表身份地位吗?
即使我们在财力上能够拒绝接受有碍于我们追求快乐、与我们价值观不符的工作,我们在行动上也常常无法让自己放开手脚,只能从工作中获取认同和自我价值。
我们对自己价值的认同,多半来源于工作。不妨自我反省一下,若有人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回答时感觉如何?你感到自豪吗?觉得丢人吗?如果你没有达到对自己的期望,你会不会想说“我不过是个……而已”?你觉得高人一等,还是矮人一截?还是很丢人?你会说实话吗?你会给平凡的行业一个花哨的名头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吗?
我们是不是逐渐以薪水的高低来衡量我们作为人的价值?高中同学聚会彼此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我们怎样悄悄评价同龄人的成功呢?我们会问同窗好友是否感到充实满足、践行了自己的价值观,还是问他们在哪里工作、担任什么职务、住多大的房子、开什么车、打算让孩子上哪所大学?很显然后面这些才是公认的成功标志。
除了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我们的社会还有一个基于挣钱方式的隐秘等级制度,这就是职业鄙视链,在社会中如此,在家庭中也如此。为什么我们视全职妈妈为二等公民?为什么教师培育学生与医生诊治患者有着同等价值,而我们却认为老师的地位不如医生?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日常交往都难免无意识地品评比较别人的职业。
个人内容:老实说,我们已经开始习惯用分数开始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用薪资来判断一个成年人的能力。往往这种判断还会携带人品等等。我不认为这是健康的。
求死的高昂代价
心理治疗师道格拉斯·拉比尔在《现代疯狂》(Modern Madness)一书中记述了这种“社会病态”。他的办公室源源不断地接待身体疲惫、心灵空虚的“成功”专业人士,这让他意识到崇尚物质主义对身心的危害。拉比尔抽样调查了几百人,发现以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人生意义为代价,执意追求金钱、地位、成功,导致其中60%的人患上抑郁、焦虑和其他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包括无处不在的压力
虽然政府把每周工作时间定为40小时,但许多专业人士认定,他们必须加班加点并搭上周末才不会掉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5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称,将近12%的美国人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此外,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同年进行的研究发现,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的美国人不到一半。我们用于工作的时间更长了,享受生活的时间却减少了。我们这样的赚钱方式,导致一种全国性的病态的焦虑不安。
个人内容:现在的微信和一些工作需要的聊天软件,其实已经让我们除了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都处于待命状态。工作占满了我们的生活。如果不是工作,我也许不会使用微信,我是大学毕业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后,公司要求之后我才使用微信的,之前微信上只有几个好友,也就爸妈和几个好友。
工作时间不能只算在工作场所工作的时间,为了工作通勤以及做准备或者思考其实都算工作时间。刚毕业那会,我曾经开发的时候,遇到难题,晚上睡觉都会做梦如何开发。这份工作甚至能让我做梦都为它花费时间。已经完全占满了我的生活时间。
就我个人而言,这只对我们这种为了糊口而选择的工作。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么我认为你只需要记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即可。
我们能拿什么来证明成功?
即使我们并不比以前更快乐,你也会觉得我们至少拥有传统的成功标志:银行存款。其实未必,我们的储蓄率实际上已经下降。
美国经济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数据显示,个人储蓄率在过去4年里一直徘徊在5%左右,高于2007年不到2%的低位,但低于1980年以前的水平——那时美国人的储蓄率超过10%。
平日拼命工作,只为周末尽情享乐
现在我们来看看普通消费者怎么花他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周六,把衣服送到洗衣店,把车子送到修理行换换轮胎、检修一番。去杂货店为全家人采购一周的食物,结账时抱怨说,记得过去买4袋子食品杂货只需要75美元而不是125美元。(当然你可以剪打折券和优惠券来节省开销,可是哪有时间剪啊?)去购物中心买大家都在读的那本书,结果买了两本书、一套西装(半价促销)外加相配的鞋子,还给孩子们添了些新衣服——全部用信用卡支付。回家,打理院子。哎哟……得去苗圃买把修枝用的大剪刀。带回来两盆报春花、几个新花盆……哦,是的,还有大剪刀。摆弄烤箱,温度已经设在最低档了,烤出来的面包还是焦黑,保修单找不到,去五金店买个新的吧。走出店门时拿着书房用的书架、粉刷厨房用的乳胶漆……哦,是的,还有烤箱。夫妻一起出去吃饭,孩子留给保姆。周日早上,给全家人做煎饼。哎呀……没有面粉。去超市买面粉,回家时拿着配煎饼的草莓和蓝莓、枫糖、苏门答腊咖啡……哦,是的,还有面粉。带全家人到湖里游泳。给车加油,看到油价皱了皱眉。开车来到乡间一家精致的饭馆,刷卡吃饭。回家。晚上看电视,任由广告诱惑你遐想无限美好的生活,前提是要买辆保时捷、到国外度个假、有台新电脑或者……
归根结底,我们认为自己工作是为了支付账单,但我们花的比挣的多、买的比实际需要的多,然后就需要我们再去工作挣钱!
个人内容:如果按照这本书来说,钱是生命能量来换取的(也就是阳寿,后续章节会说明),如果我们因为工作来报复性消费,也就是说我们用花费自己的阳寿来报复。那么我们在报复谁。我认为,我们在自残。
你幸福吗?
如果日复一日的工作让我们感到幸福快乐,那么,烦躁与不便就可以忽略。如果我们能相信自己从事的工作确实在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那么,我们会毫无怨言地牺牲睡眠和社交生活。如果我们用辛苦工作换取不错的收入,不仅让我们感到短暂的快乐,同时还有满足感与成就感,那么,我们多花些时间在工作上也心甘情愿。然而日益明显的事实是,除了最低限度的舒适之外,金钱并没有带来我们所追求的幸福。
在我们早期的现场演讲中,参与者无论收入高低都表示需要“更多”才能感到幸福。我们在演讲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请按照从1(苦恼)到5(快乐)的幸福等级给自己打分,其中3代表“还可以”。然后我们把他们的评分与他们的收入相关联。在从美国和加拿大随机选取接受调查的1000多人当中,无论月收入在1500美元以下还是在6000美元以上,平均幸福分数都在2.6到2.8之间,连3分都达不到!(参见表1-1)
这些结果令我们震惊,说明大多数人习惯性地不快乐,而且他们不管挣多少钱都会不快乐。即使是经济状况良好的人也未必有成就感。在同样的调查表中,我们问参与者:“你要有多少钱才会觉得幸福快乐?”能猜到结果吗?大约一半以上的答案都是“比我现在拥有的要多”。
情况就是这样,我们身处世界上最富足的社会,日复一日勤勤恳恳,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来回奔波,内心向往着远方隐约可见,但也许完全遥不可及的东西。
表1-1 幸福指数
更多就会更好吗?
许多人忍受求死状态是因为相信了普遍流行的“更多就会更好”的消费谬论。我们把自己的职场生活建立在这个关于“更多”的谬论之上。年复一年,我们的期望就是挣更多的钱。随着职位的晋升,我们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特殊待遇。我们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更高的威望、更多的社会尊重。我们变得习惯于对自己、对世界怀有越来越高的期望,然而我们并未心满意足,我们的体验是:拥有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对现状的满意度就越低。
就美国人(以及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消费者)而言,这句“更多就会更好”的箴言鞭策我们每三年换一辆车,为每次重大活动和每个季节置办新衣,一有钱就买一套更大更好的房子,仅仅因为有新款发布就更换智能手机。美国民意研究中心(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 ter)的调查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自称“非常快乐”的美国人所占比例一直在稳步下降。
事实证明,“更多就会更好”的观念必然导致不满情绪。如果你努力为拥有一切而活,你拥有的就永远不够多。在“更多就会更好”的观念影响下,“足够”就像地平线——无论你怎么追,它总在后退远去。你失去见好就收的能力,就辨别不出“足够”状态。这是一个心理上的死胡同,是“更多”消费者谬论里的第22条军规。假如更多就会更好,那我所拥有的就永远不够。即使真的得到了我曾经认定会让生活变得更好的那份“更多”,我仍然秉持着“更多就会更好”的信念,所以我现在拥有的这份“更多”仍然是不够的。希望永无止息,如果我能得到更多就好了,那样的话……如此往复,没有尽头。我们越来越深地陷入债务,往往也越来越深地陷入绝望。本应让生活变得更好的那份“更多”永远都不会足够多。
我们的所作所为说明了什么?
我们的有些财务信念会不会跟“地球是平的”理论一样毫无现实依据?有那种可能吗?财务行为揭示了我们的哪些迷信?我们愿不愿意成熟起来,就像不再坚信童年时父母告诉我们的床底下有怪物一样,不再相信这一切?
例如,虽然我们嘴上说着金钱买不到幸福,生活中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但我们的行为暴露出来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当我们沮丧失意、孤独寂寞、觉得无人关爱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常常会买点东西来让自己心情好转,一套衣服、一杯(或两杯)饮料、一辆新车、一个冰激凌蛋卷、一次夏威夷旅行、一只宠物、一张电影票、一袋(或两袋)奥利奥。
当我们想庆祝喜事临门的时候,我们也会买点东西,一桌酒席、一场婚礼、一束玫瑰花、一枚钻戒。
当我们感到无聊的时候,我们会买点东西,一本杂志、一次度假、一个软件、一轮赌马。
当我们觉得生活中必须增添些内容时,我们还是会买点东西,一个手工课程、一本心理自助书、一幢乡下的房子、一套城里的公寓。
这些没什么不对,我们一向是这么做的。我们学会了在头脑、内心或灵魂发出失衡信号时谋求外在解决办法。我们试图用物质层面的消费来满足属于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怎么变成这样的?
下面这张图可以说明。
满足感曲线
满足感曲线(参见图1 -1)显示了满足感体验与我们买东西所花金钱数额之间的关系。在生命之初,拥有更多东西确实意味着更大的满足感: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吃得饱,穿得暖,有安身之所。我们大多数人不记得当年用母乳和毯子就能消除的饥寒恐惧,但我们的确都经历过。不舒服的时候,哭闹的时候,我们得到来自外界的呵护安抚。简直像变魔术一样,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我们存活下来了。我们的头脑记录并记住了每一个诸如此类的事件:有需要吗?那台神秘的魔法机器能满足你的需要,快让它知道你需要什么(哭,哭得再大声点。乱抓,挥手。如果会说话就张嘴索要,怎么管用怎么来),然后它就会给你,你就会再高兴起来。需要,向外求索。得到东西,得到满足。
图1-1 满足感曲线
后来,我们从最低限度的必需品(食物、衣服、住所)迈向一些美好享受(玩具、衣橱、自行车),新物品与满足感之间的正向关系变得越发根深蒂固。还记得小时候得到渴望已久的玩具时的兴奋吗?负责任的家长很快就会教导我们:“宝贝,那些东西是要花钱的。钱是我们在外面为你挣来的——因为我们爱你。”哎呀,有了新的规则。需要,向外求索。弄到钱,得到东西,得到满足。拿到一笔零用钱时,我们就了解了钱的价值。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并购买快乐!就这样,年复一年。
最终,我们不知不觉越过美好享受走向纯粹的奢华,却几乎从未意识到这一变化。例如,小汽车是世界上一部分人永远无福享用的奢侈品,还有第一次出远门旅行或者离家去上大学,那也是奢侈。还有我们的第一间公寓。请注意,虽然其中每一项都仍然令人激动,但每一份激动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高潮”消退得越来越快。
但此时我们已认定金钱等于满足感,所以我们几乎注意不到曲线已经开始趋于平缓。接着我们踏入社会,有了住房,有了工作,有了家庭责任。随着我们在公司里的职位上升,钱挣得更多,烦恼也更多了,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了,陪家人的时间逐渐减少。在遭到抢劫时会蒙受的损失加大,所以更加担心被抢劫。要交的税增加,税务会计师的费用上涨。社区慈善机构要求的捐助额提高。装修要花钱。互联网、电视和电话要花钱。哄孩子们开心更要花钱。
直到有一天,我们空虚地坐在大房子里,尽管它位于1万平方米的林地上,配有一个三车位车库,地下室放着高档健身设备,我们却渴望回到当年的穷大学生生活,那时在公园里散散步就能满心欢喜。满足感已触顶,我们却始终没有意识到:“金钱=满足感”的公式不仅不再有效,而且开始起反作用。买得再多,满足感也还是不断下降。
个人内容:依靠金钱获取的满足感,成本会越来越大,并且,它往往是短暂的。
足够:曲线的顶点
这张图上有一个位置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它的顶点。人生的部分奥秘似乎在于找出自己的最大限度满足感所在的点。满足感曲线的这个顶点有个名称,它为改变你与金钱的关系提供了基础。它是我们每天都挂在嘴边的词,但我们在与它迎面相对时却几乎认不出来。这个词就是“足够”。当我们达到满足感曲线的顶点,说明我们拥有的足够了。有足够的必需品供生存,有足够的美好享受带来舒适和愉悦,甚至有足够的小小“奢华”。我们拥有自己需要的一切;没有任何额外的东西让我们心烦意乱、分散精力或苦恼不堪,没有任何东西是我们刷卡购买后一直闲置不用却还在辛辛苦苦为它还账单的。“足够”是一种无所畏惧的状态,一种胸有成竹的状态,一种坦坦荡荡、有自知之明的状态。它是指充分欣赏和享受金钱给生活带来的一切,但绝不购买不需要、不想要的东西。一旦找到自己觉得足够的满足点,曲线就可以反转方向,笔直上升。稍后我会详细解释。
开始清理人生
那么,越过足够点,也就是越过顶点,满足感曲线开始下行后的东西是些什么呢?废物。就是这样!凡是对你来说多余的东西都是废物。它归属于你,但对你没用,却在你的世界里占据空间。因此,断舍离不是让你随意地丢弃物品,而是为迎接新事物清理空间、腾出空间。尽管这些理念是不言而喻的,但许多人对接受这些理念怀有或明或暗的抗拒。只要一提起缩减规模、开源节流,总让人以为是因为生活艰苦、穷困潦倒。其实,“足够”意味着宽阔而稳定的高原,是一个富有灵活性、创造性和自由性的地方。站在这个地方去看那些无用的废物,那些有待储存、清理、转移并需要付清尾款的废物,你一定能感受到,有些东西的匮乏反而是好事。
无意识的消费习惯
废物是怎么产生的?满足感曲线强有力地表明,大多数废物是通过“更多就会更好”的信念之门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它来源于物质主义之弊,来自从外在所有物中寻求内在满足感之弊。它来源于幼时的经历,我们认定了不适感能由外在事物缓解,这些外在事物包括婴儿奶瓶、毯子、自行车、学位、宝马车,或者是别的什么花样。
它也来源于无意识的习惯。以逢见必买之物为例。“逢见必买之物”是指你只要遇见就非买不可的东西。人人都有逢见必买之物,从耳塞、小螺丝刀到鞋子、钢笔和好时巧克力,无所不包。你闲来无事就会去购物中心,或浏览购物网站。你不知不觉来到逢见必买之物所在的柜台前,立刻产生冲动:哦,有个粉色的……我没有粉色的……哦,那个是无线的……那会很方便……天哪,防水的……如果不用随时可以送人……哇,这款里面有榛子……还有椰肉的……还有杏仁酒的……这些都还没尝过……没等你意识到,一只仿佛不属于你(却附在你身体上)的胳膊已经伸出去拿起(或点击)了逢见必买之物,然后你去结账,依然表现得像一具装了发条的僵尸。你带着买好的东西回家(或者在家门口收货),把它放进逢见必买之物的专用抽屉(里面已经有另外5个或10个同类物品),然后你就忘了逢见必买之物,直到下一次购物时,你又来到逢见必买之物所在的柜台……
废物的面貌与功能
各式各样堆满了逢见必买之物的空间,包括阁楼、地下室、车库、壁橱和储藏室,都是废物的避风港,充斥着我们永远不会去完成的工程和有可能永远不会使用的产品。无视它们会让你羞愧,整理它们会让你内疚。衣服穿了几次以后就打包送到旧货店会让人产生隐约的不安和自责,觉得给垃圾填埋场增加了负担。
一旦明白了什么是废物,你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无意义的活动难道不是废物吗?商务午餐、鸡尾酒会、社交应酬、晚上长时间看手机等,它们对你的生活没有任何积极作用,难道不是废物吗?那些毫无成就感的忙忙碌碌的杂乱无序的日子呢?待办事项清单上始终未完成的任务呢?就像某些人家里散落一地的陈年旧杂志和儿童玩具,你根本找不到空间下脚。
无计划地奔波往往是把时间变成了废物,比如一天两次跑到商店去买你每周例行采购时忘了买的东西。如果与用得上的东西相比,你拥有的东西的比例在攀升,那就说明你的业余爱好里充斥着废物。比如,摄影爱好者拎着装满各种镜头和滤镜的手提箱,却用智能手机拍出最好的照片。凡是在你身边、对你无用却占用空间的,那都是废物。
随着对废物的意识加深,你会摩拳擦掌地想给自己的整个生活来场大扫除。从清教徒到梭罗、贵格会、杜安·埃尔金和塞西尔·安德鲁斯等作家,不断有人倡导用简单生活的方式来避免无度行为。现在它被称为极简主义或“收纳整理”。“足够”并不特指一个特别的事物,它取决于你的判断。它不是“少即是多”,不是一尘不染的梳妆台上的花瓶里那枝沐浴着窗外阳光怒放的雏菊。它不是一条破牛仔裤或者一条小黑裙,不是抽屉里孤零零的一把精美厨师刀。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当你几近于拥有足够的一切想要和需要之物,并且丝毫没有多余时,你就会感到一切刚刚好。每个人的“足够”都不一样——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按照本书中概述的九个步骤去做,就会形成你个人对废物的界定,并慢慢地、愉快地摆脱它。第一步是问自己:“它现在对我来说有什么价值?真的吗?”就像有些学生把乱七八糟的东西装在袋子里随身拎来拎去,过了一个星期就会明白哪些东西该扔掉。通过审视自己积累的一切、挣到的一切、花掉的一切以及浪费了多少生命能量,你会开始认真审视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坦然接受过去
做好准备检视你与金钱以及金钱能买来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了吗?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帮助你检视过去赚钱和花钱的行为。
先提个醒。虽然这是FI计划的第一步,但你不必以它开头,不必坚持完成了它再往下读。你最终需要把它完成,但也可以从第二步开始,以后再回到这个步骤。我们建议你先把全书读一遍而不是读一步做一步。
这个步骤包括两部分:
1.算出你一生到目前为止已经挣了多少钱——从你挣到第一分钱到你最近一次领到的薪水的总和。
2.制作个人资产负债表,算出净值。
你一生已经挣了多少钱?
一开始,这看起来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也许会抗议说:“我没留记录!”不过,找找旧资料就会有收获。首先,翻出以前的所得税申报表。加上没有报税的项目,包括私自收的回扣、赌博赢来的钱、未申报的亲友馈赠、中的现金奖、家里多余房间或闲置房屋出租所得以及所有其他未申报收入。仔细回想一下高中和大学时代有没有打工的收入,以及刚参加工作时有没有影响财务状况的收入。
如果实在搜集不到具体依据,那就尽量准确地估计。宗旨就是,尽可能准确诚实地弄清到目前为止你总共有多少收入。
个人内容:你自己计算后,你会发现,你一生赚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第一步的重要性
这个步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1.拨开过去笼罩在你与金钱之间的迷雾。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这辈子已经挣了多少钱,所以也搞不清自己这辈子能挣到多少钱。
2.根除错误认知“我挣不到大钱”,或者“我不必担心,钱总是会有的”(说这话的往往是由他人供养的人)。很多人严重低估自己挣到的钱,假如你是其中之一,那么这个步骤会有惊人的力量。你的价值超出你的想象,不仅在钱财上,或许还在其他方面。
3.让你回到原点,从而能够以清晰的头脑,怀着对自己赚钱能力的信心着手执行本财务计划。
4.让你得以看清过去种种不可告人的隐情并释怀——那些秘密或谎言也许正在扭曲你当下与金钱的关系。
有一位30多岁的离异女子参加了我们的讲习会,她的故事说明了这个步骤的力量。她成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郊区当家庭主妇,饱受心理困扰:她觉得自己依附于人、不谙世故,而且(说老实话)毫无价值。她认为这个步骤不适用于她,毕竟,她在婚姻中没有做出过任何财务贡献,而且到那天为止一直羞于接受她按照离婚协议应该拿到的钱,她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在对过去进行细查之后,她了解到,在自以为“毫无”贡献的婚后那些年里,她从各种各样的零工中挣到了逾50 000美元。她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挣工资的人。刚完成这个步骤,她就有了信心申请并得到了一份工作,薪水是她先前预期的两倍。
同样地,如果你目前在从事第一份全职工作,不妨了解一下自己在人生之初从各种零活中挣了多少钱,那或许会给予你信心。实习、暑期打工、自由职业,全部算上。
有益的态度:不羞愧,不责怪
这个步骤也许会让人产生羞愧的感觉。这里介绍一种平稳克服消极心理的方法,这个宝贵的练习有助于人们彻底“改变想法”,并学会以新的方式思考问题。有些人用其梵语名称——mantra(咒语)来称呼它,但它实际上可以是任何一个简单的词或短语,只要它能体现你想集中精力关注的特定态度或品性。咒语就像船舵,让你得以使自己的心思避开危险,驶向开阔通畅的远方。执行本财务计划的一道有益咒语是“不羞愧,不责怪”。
在对改变有害行为进行抉择时,反责与分辨是有区别的。反责关乎羞愧与责怪、善与恶,分辨则是厘清事实与谎言。沉浸在责怪和羞愧情绪中会拖慢你迈向财务自由的进度。反责会让你停滞不前、灰心丧气、心绪不宁。分辨则会照亮潜在的陷阱,这样你就可以绕开它们。
根据你在执行这个计划时学到的东西,你可能会不断陷入责怪自己(或他人)的情绪中,在那种时候请记住一个事实,你的一生所得不过是个数字而已,并不代表你的价值。它既不太多也不太少;既不能证明你身价不菲,也不能证明你一事无成;你不必痛悔一分钱都没剩下而陷入绝望,也不必因为看到朋友挣得没你多而沾沾自喜。
保证准确性。这个步骤是本计划的基础,会影响下面八个步骤的效果,因此本计划的每一步都要求准确性,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尽力做到完美,就等于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可参照的好标准。在实施这个步骤(以及书中其他步骤)时,请努力做到一丝不苟:你真的查找了文件资料、搜索了记忆库来计算自己的全部收入吗?我们建议你尽量做到诚信,因为本计划的功效会随着你投入的每一份诚实和诚信而增加。将金额四舍五入到个位数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翻查薪水存根。四舍五入到百位数的严谨性就要差一些,但就一生时间的范畴而言或许已足够准确。别为这个步骤焦虑,尽力而为就好——它值得你花点时间。
以下是你可能参考的数据表:
1.来自社保机构的收入明细表
2.所得税申报表
3.支票簿记录
4.过去的和现在的结算单
5.亲友的馈赠
6.赢来的钱
7.贷款
8.资本收益
9.非法收入
10.未向国内收入署(IRS)申报的零工(小费、当保姆、兼职)
个人内容:上述途径是中文版书原文,因为是美国人写的,所以方式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这里主要是计算自己挣的钱,这里的数据会让你惊讶的。
你手中有多少筹码?
在你挣工资的这些年里,一定金额的钱(你刚刚计算过了)进入了你的生活。现在你生活中还剩下的钱就是你拥有的净值。
做好准备。你将计算你的净值(总资产减去总负债),这可能是你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请振作精神,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债台高筑,而到此刻你才意识到其可怕程度,现在该面对真相了。另一方面,你也许会欣喜地发现,你此刻就已经可以实现财务自由。许多人发现了这一点,仅仅是因为执行了这个步骤。
这个步骤的措辞中暗含一个挑战:“你手中有多少筹码?”不过,你实现财务自由的决心会战胜你的懦弱。所以请继续思考:你这一生赚来的钱,现在留下了多少?我们来计算一下吧。
简要清算净值就是要检索你的物质世界,列出你拥有的每一分钱(资产)和你欠下的一切(负债)。
流动资产
现金或者任何易于变现的东西都属于这一类。包括以下项目:
• 手头现金:包括存钱罐里、梳妆台上的零钱,藏在车上储物箱里的应急资金
• 活期储蓄账户:找找你可能已经忘了的旧存折,还有你为了获得免费赠送的数码用品而存入的100美元会员费
• 支票账户
• 定期存款存单
• 储蓄债券
• 股票,按当前市值录入
• 债券,按当前市值录入
• 共同基金,按当前市值录入
• 货币基金,按当前市值录入
• 为买股票开的银行账户里的存款
• 人寿保险现金价值
固定资产
在录入这些资产时,不妨从显而易见的东西开始:大件财产(例如房子、汽车)的市值。联系房地产经纪人或上网搜索查询你名下房产的当前市值。上网查询你名下汽车按其牌子、型号和年份可估算的当前价格。
搜索所有房间。逐项列出所有价值一美元以上的东西,杜绝诸如“那不值钱”之类的主观评判。对于有恋物癖、喜欢修修补补和在家里摆满各种宝贝的收藏爱好者来说,仅仅这个过程就会是一场救赎。你要明白,如果你现在不做这件事,你死后你所爱的人就得做。如果你的储物区真的从地板到天花板堆满这辈子攒下的东西,你也许到咽气之时都不想收拾,实在太累。
搜索每一个房间,进行全面清点。抬头看看那些装饰性的顶灯,低头看看那块地毯。几年前添置的那个漂亮的胡桃木架子和那些印第安人手工艺品呢?那台新换的电脑呢?请正视你的杂物。要彻底,但也别过度。也就是说,不必将每一把刀叉勺都逐一列出,但一定要单独列出那套带红木刀鞘的紫檀柄刀具,还有两套没开封的餐具。
给你所拥有的每样东西确定一个大约的现金价值。这里是指现金时价,也就是说,在寄售商店和旧货市场或者通过在线拍卖或分类广告网站能卖多少钱。要获得财产定价方面的帮助,不妨查一查在线拍卖或分类列表,也可以浏览当地报纸上的“待售”栏目。比较贵重的个人或家庭物品要进行估价。
不要忽略任何东西。一个人眼里的无用垃圾在另一个人眼里会是珍贵古董。一件物品不受你待见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
不要遗漏别人欠你的钱,至少不能遗漏你完全可以期望收回的钱,包括水电费、电话费或房租的押金。
凡是可变现的用品都应当列出。你在充当自己产业的估价师,尽情享受吧!对于任何东西,你不想卖就可以不卖,不要让任何情绪成为拦路虎。不要因悲伤而不愿给前夫留下的电动工具定价,还有室友搬走时留下的纯平电视。不要因为对自己嗜买成性感到难为情而不愿给柜子里那20双没穿过的鞋子定价。不要因为愧疚而不愿登记你买来从未用过的运动健身器材。相反,你该感到高兴!你终于发现了那辆自行车和那套哑铃组的真正价值:不是让你减掉体重,而是能在旧货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有些人能一两天之内就完成这项任务,但有一位女性花了3个月时间才清点完。她翻遍了每一个箱子,查看了每一张照片,打开了每一个抽屉和橱柜,不仅罗列了物品清单,还回顾了每一件物品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进入她的生活的。这个过程使她对自己已然拥有的一切生出了深深的感激。很多不满情绪起因于我们只看到自己还缺少什么,而我们只需认清自己拥有什么并为其估价。这个简单的练习会彻底改变我们的观点。实际上,有些人在完成了这个练习后表示,一旦超越了温饱层次,贫与富的差别不过在于我们的感恩程度而已。
负债
这个类别包括你的所有债务,不管是要用金钱、货品偿还的,还是要用服务偿还的。从贷款到未偿付票据的一切欠款,任何积欠的项目都计算在内。
如果你把房子的当前市值列为资产,那就要把尚未付清的房款列为负债。汽车分期付款也要做同样的处理。
别忘了计入银行贷款或向朋友借的钱、信用卡债务、学生贷款以及未付清的医药费账单。
净值
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数字相加,然后减去负债的数字。从最简单化、最具体、最清晰的意义上讲,这就是你的当前净值。它是你目前唯一能用来证明一生总收入的东西,其余的都是记忆和幻想。
我们没有统计你的非物质资产:受过的教育、获得的技能、请大家喝酒换来的好感。这些或许都很有价值,但它们都是无形的,无法在个人财务上以具体、清楚的数字来呈现。
净值练习也许会让人或汗颜或得意。你将面对许多严酷的事实,无论你有什么发现,重要的是记住:净值不等于自我价值。
为什么要制作资产负债表?
一开始也许你没有察觉,但本计划中的这一点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到目前为止,你的财务生活没什么方向,而且糊里糊涂。在财务问题上,你就好比在开着车瞎转悠——汽油在烧着,轮子在转着,但你漫无目的。你或许拥有许多快乐的回忆和其他无形资产,但只有区区几件实物纪念品可变现。对财务的掌控将给予你力量和明确的方向,从此你在这个世界上会活得更有意义。
现在你大致了解了自己的财务状况,可以客观地选择要不要把部分固定资产变现,那样就可以增加储蓄或者减轻一点债务。
有人在完成这个步骤后意识到,她可以变卖多余的财产,用收益进行投资,利息收入就足够她舒适体面地马上实现财务自由。虽然她没有立即那样做,但这个意识本身让她得以更加大胆地追求真爱,那就是艺术。
另一个人意识到,他有许多东西既不用又不想要了,但一直没扔,因为他“说不定哪天会需要”。他的创造性解决办法是卖掉这些东西,留着收益,在将来需要它们的时候重新买。与此同时,他的钱产生利息,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单纯,而真正需要那些物品的人让它们派上了用场。
切记:不羞愧,不责怪。在创建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许多与物质世界相关的情感可能会出现:伤心、悲痛、怀旧、希望、内疚、羞愧、尴尬、愤怒。这个步骤能够减轻你多年来在身体上和情感上一直扛着的负担。
第一步提要
1.算出你一生已经赚了多少钱。
2.制作资产负债表。你这一生赚到的钱为现在留下了多少筹码?
“金钱观”讨论
一旦发现你与金钱的“关系”由信念、假设、经验、教训,也许还有你父母或文化的影响组成,你会惊讶、兴奋,甚至有点不安。从一个人的金钱观中,可以了解到他是如何受往事影响的,以及是哪些潜意识的规则和故事指引他到达今天的境地。“不羞愧,不责怪”精神会让你窥探金钱的规则,看看钱到底是怎么回事。
建议平常与伴侣或朋友闲谈时不妨提出以下问题。记住,无论哪个问题,在末尾加上一句“为什么”会让它更有深度。无论哪个问题,补充一句“我给出的答案对社会有何影响”会让它更有广度,而答案无所谓对错。
• 谁给你上了第一堂关于金钱的课?你学到了什么?
• 你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关于金钱的信息?从哪儿获得的,家长、老师、广告,还是……?
• 说说你对金钱的早期记忆以及它现在对你的影响。
• 说说在金钱方面犯过的一个错误。如果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
• “足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 你(在储藏室或柜子里)有哪些应该丢弃的东西?为什么留着它?
总结:这是本书的第一章内容,共九章,也就是FIRE的九个步骤,由于写一篇会太长,所以按照章节来分开。共九章。
这里的大多数内容,是截取第一章中文版内容。毕竟翻译,有些词汇可能翻译的没那么好懂。但是中心思想是没问题的。
原文是《your life or your money》